水垢主要是由水中的钙、镁等离子在加热或其他条件下形成的难溶性盐类沉积而成。为防止青海水处理设备被水垢堵塞,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:
预处理
软化进水: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软化法,利用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水中的钙、镁离子进行交换,将其去除,降低水的硬度,减少水垢形成的物质基础。也可采用石灰软化法,向水中加入石灰,使水中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转化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,从而降低水的硬度。
过滤杂质:安装合适的过滤设备,如砂滤器、活性炭过滤器等,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、有机物和部分胶体物质,防止这些杂质附着在设备表面,与水垢形成复合物,加速水垢的积累。
优化运行操作
控制运行参数:合理控制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温度、压力和流速等参数。避免水温过高,一般将水温控制在适宜范围内,以减少钙、镁离子的溶解度,降低水垢形成的速度。同时,确保设备在设计的压力和流速下运行,防止因流速过低导致离子沉淀,或流速过高造成设备磨损,影响防垢效果。
定期反冲洗:对于一些过滤设备和离子交换树脂床,定期进行反冲洗是防止水垢堵塞的重要措施。反冲洗可以利用逆向水流将附着在滤料或树脂表面的杂质、水垢等冲洗掉,恢复设备的过滤和交换能力。
添加阻垢剂
选择合适的阻垢剂:根据水质特点和设备类型,选择合适的阻垢剂。常见的阻垢剂有聚磷酸盐、有机膦酸盐、聚丙烯酸等。这些阻垢剂能通过与钙、镁等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,阻止它们形成水垢晶体,或分散已形成的水垢颗粒,使其不易沉积在设备表面。
控制添加量:准确控制阻垢剂的添加量,过少可能无法有效阻止水垢形成,过多则会造成成本增加和可能的二次污染。一般需要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和设备运行情况,通过试验确定较佳的添加量,并采用计量泵等设备添加。
定期维护与监测
设备检查:定期对水处理设备进行检查,查看设备内部是否有结垢现象,特别是换热器、管道弯头、阀门等容易结垢的部位。如发现结垢,及时采取相应的清洗措施,如化学清洗或机械清洗。
水质监测:定期对进水、出水的水质进行监测,包括硬度、酸碱度、电导率等指标。根据水质变化及时调整预处理工艺、阻垢剂添加量等,确保水处理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,防止因水质突变导致水垢堵塞问题。